这样的一部电影,忘记了名字,即使刚刚看过。甚至所有剧情都那么深刻,那么历历在目,影片的悬念式收尾,给了观看者,丰富的思维空间。
结尾时,男配角很平静,似乎没有生气的迹象,激动似乎有些,但我看到的更多的只是一种冷漠,也许这种冷漠却比生气更来得让他自己害怕,因为我了解这种冷漠的背后。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另人愉快的一天,所有一切似乎都已经迎刃而解,然而所有愉快与沾沾自喜,都在影片结尾前,主角的短短支言片语的对话中形如冰窟。看到这里,我似乎能够预见继而将要发生的事,男配角没落的情绪,主角们费解气愤中的难堪,主角们也许会很在意,他们又看到又经历了脾气,又经历了尴尬,因为对于他们来讲,所有理由都是那么的理直气壮。然而没有人有心情去认真体谅一下配角的境地,所有的事他只能自己背负,他所能够体会到得理解只是寥寥片语告诉他,有人在意他。也许配角是个自私的家伙,单纯的支言片语,无法支撑起他所有对于爱的信心。他需要一些真实的姿态,男人似乎也需要安全感。
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一个接着一个的新理由花样百出,每个人真的故事都那么言词凿凿,由不得男配角不去选择信任,但这份信任中的混沌与困惑只有他自己,解开心结也只能靠他自己,因为面对问题时,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无声的世界。
我不得不承认亲情的伟大,人们都在讲恋爱中的人是没有智商的,都在讲爱情强势的摧枯拉朽。然而我见识过的任何一位剧作家,都不会写出这样的剧情。因为以我对爱情的思维,爱情不是这个样子,在这部爱情电影中,编剧安排这样一个可怜的配角,他只能为所有的亲情让路。第一次是这样的理由,第二次是那样的理由,第三次是另外一个理由。也许编剧跟本就不想讲述爱情,剧情的爱情只是用来衬托亲情的伟大。
也就有了这样一个让人哀伤的周末,让人三次落泪的亲情,当画面中,当男配角听到女主角为了亲情可以放弃爱情,选择与亲情一同离开,有人落泪了,很无助的泪;当男配角与男主角聊起父母双亲,有人落泪了,很动情的泪;当画面中男配角一夜无眠,清晨七、八点对着静止的电脑屏幕发呆时,有人落泪了,很孤单的泪。
电影剧情很简单,讲述的只是一个周五的夜晚与周六的白天的故事。情节铺垫简短紧凑。以我的感觉,男配角是一个实力派演员,他百分百的进入了剧情,百分百的投入的演义自己的角色。只是剧情被编剧写成了这样一种尴尬。
男配角的角色,应该是个很懂得自我保护,很需要安全感的人。然而这份爱,即使他真的认可的这份实实在在的爱,却给不了他安全感。他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他需要的不是各种各样的理由,他需要的只是能够感知自己的位置,他也从来没有奢望自己的爱情能够凌驾于女主角的亲情之上。因为他懂得,他自己的爱情终究也会变成一种亲情。
只是现实给他的感觉是,无论他如何去做,他都无法逾越女主角亲情这道关口。就像一个没有上过学的孩子,因为没有学历而无法获得一次工作面试的机会。他的情绪以及他的冷漠,并不是那个时间才能够真正拥有属于他们的两个人的爱情,圣诞节?元旦?中秋?都无所谓。真正触动他的是,他又一次倒在了全新包装下的亲情关口。当主角们乐此不疲的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他们亲情的伟大与在意时,由于剧情的需要,必须去渺小,必须去衬托的只能是他可怜的的爱与真情。
影评写到这里,我似乎又明白了编剧的用意,虽然亲情成就了百分之九十的戏份,但他要讲的还是爱情,也许只是让我去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思考一下什么是爱情,应该如何去面对爱情,如何去经营爱情,爱情不是只需要一个人去理解去宽容去退让的事,而是需要两个人,除非真的像剧情中那样亲情伟大的可以让人放弃爱情。
不想在写了,有点让人深陷其中的感觉,那种无奈,那种困惑,那种境地,以及故事结尾时那种突如其来的冷漠。